中藥易

敗醬草

敗醬草的藥用價值:

㈠名稱:敗醬草

㈡拼音:Bài Jiànɡ Cǎo

㈢英文名:China Ixeris

㈣別名: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菜、節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苦麻菜、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荬菜、燕兒衣、敗醬草。

㈤藥材類別:全草類

㈥入藥部分: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敗醬(苦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狀莖和根、全草入藥。根春秋季節采挖,去掉莖葉洗凈,曬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凈曬干。

㈦性味:苦,平。

①《藥性論》記錄:"味辛苦,微寒。"

②《別錄》記錄:"咸,微寒,無毒。"

③《本經》記錄:"味苦,平。"

④《綱目》記錄:"微苦帶甘。"

㈧歸經:入肝、胃、大腸經。

①《綱目》記錄:"手足陽明、厥陰。"

②《湯液本草》記錄:"入足少陰、手厥陰經。"

㈨相關論述:

1.《藥性論》論述:“治毒風頑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膿為水。及產后諸病。止腹痛余疹、煩渴。”

2.《神農本草經》論述:“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

3.《本草綱目》論述:“敗醬,善排膿破血,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蓋未遇識者耳。”

敗醬草的藥用價值

敗醬草的營養價值:

化學成分:含白花敗醬甙(villoside)、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鱉甙(loganin) 等。

繼續閱讀《敗醬草的藥用價值》

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敗醬草以根狀莖和根、全草入藥,在中藥里屬于清熱解毒類藥,性涼、味辛、苦。歸肝、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的功效,F代藥學認為,它含揮發油、敗醬皂甙和β-甾醇葡萄糖式,有抗炎、抗菌、鎮靜、保肝和強心利尿的作用。

藥理作用

㈠抗病原體。

(1)抗菌:兩種敗醬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對內毒素有明顯的減毒作用。

(2)抗病毒:黃花敗醬對柯薩奇病毒、合胞病毒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含硫苷對HIV有顯著的滅活作用。

㈡升白和免疫。

黃花敗醬有顯著的升高白細胞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與環磷酰胺合用,能保護骨髓,使有核細胞明顯增加,使外周血白細胞數的下降明顯減輕。

糙葉敗醬莖的乙醇提取物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細胞毒,并能提高ANAE陽性淋巴細胞百分率。

墓頭回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明顯增強。并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細胞毒作用。明顯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對S180的殺傷效果。

㈢保肝利膽。

能促進肝細胞新生,防止肝細胞變性,具有較好的保肝、降低轉氨酶的作用。黃花敗醬煎劑能促進膽汁分泌。

㈣鎮靜。

黃花敗醬具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比西方古典的鎮靜劑纈草強一倍以上。其鎮靜、催眠功效的有效成分主要為揮發油,敗醬烯、異敗醬烯。敗醬皂苷也有鎮靜、催眠作用。

㈤抗腫瘤。

墓頭回有顯著的抗腫瘤功效。對人宮頸癌細胞的抑制率為100%。電鏡觀察其抑瘤作用系直接的殺傷作用。對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水提液對白血病細胞有顯著的細胞毒作用。

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

敗醬草的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用于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后瘀滯腹痛等癥。

①治療輸卵管不暢所致不孕

取本品4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2次,煎至300毫升,兌紅糖2湯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療輸卵管不暢。若治輸卵管不通,可在辨證方藥中加入本品20—40克煎服。

②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實驗證明,本品清熱解毒化濕、涼血化瘀排膿,有消除局部炎癥,改善病變部位微循環,促進潰瘍修復的作用。用本品30—60克,配黃芪、黨參各15克,白術10克,茯苓、丹參各20克,薏苡仁30克,黃連、吳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總有效率可達93.7%。

③治療神經衰弱

據報道,本品有降低神經系統興奮作用。用法:取本品300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250毫升。上下午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晚上睡前服150毫升。7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藥當天見效,3個療程后癥狀消失。

④制胃酸

泛酸、吐酸為脾胃及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無論病屬寒屬熱,皆可隨方加入敗醬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顯者,重用至20—30克。

⑤治療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

有報道,本品能解除前列腺局部肌肉血管痙攣,增加前列腺分泌,促進精液液化。對前列腺炎,可重用本品50克,加入相應方中煎服。對精液不液化屬濕熱下注者,可用本品30克,配丹皮、澤瀉、生地黃、赤芍、丹參、菟絲子、女貞子、車前子、馬齒莧、萆解、黃芪以清補結合,清熱利濕,分清泌濁。

⑥治療帶狀皰疹

用本品15克加入應證方中煎服,日1劑。同時可每日用單味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⑦治療皮膚瘙癢癥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癬皮、地膚子、百部、蛇床子、苦參各30克,加水4000毫升,煎沸20分鐘。待溫后用藥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每次20分鐘。另取本品50克,當歸20克煎水內服,每日1次。

此外,重用本品30—50克,加入應證方中,治療膽囊炎、化膿性關節炎及婦女盆腔炎等療效顯著。

敗醬草的功能與主治

敗醬草的應用與藥方:

配伍應用

①配蒲公英:二藥均為清熱解毒藥。蒲公英善于散結消腫,敗醬草長于化瘀、消腫、排膿,二藥配用,對毒熱血瘀之腹痛、腹脹、腹部有硬塊等證均可應用。

②配金銀花:二藥都能清熱解毒,但敗醬草善療內癰、祛瘀排膿,金銀花善散風熱、涼血解毒,二藥合用,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之功,可用于癰膿證。

③配薏苡仁:本品活血排膿,薏苡仁利濕排膿,二藥配用,有利濕消腫、排膿破血之功。

④配赤芍:本品清熱散結祛瘀,赤芍活血化瘀止痛,二藥合用,有清熱祛瘀、活血止痛之功效,可用于產后血瘀有熱的腹痛及心腸癰初起觸之有塊而尚未成膿者。

⑤配白頭翁:二藥均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且能祛腸胃毒邪蘊結之積滯,配用可治下痢帶血、發熱、里急后重。

附方

1.治腸癰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仁10份,附子2份,敗醬5份。上3味,搗為末,取10g,以水2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方中敗醬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為君藥。(摘自《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   

2. 治療產后腰痛 乃氣血流入腰腿 痛不可轉者:敗醬草、當歸各八分 芎藭、芍藥、桂心各六分.水二升 煮八合 分二服.忌蔥.(摘自《廣濟方》) 

3. 治療產后惡露七、八日不止:敗醬草、當歸各六分 續斷、芍藥各八分 芎藭、竹茹各四分 生地黃(炒)十二分.水二升 煮取八合 空心服.(摘自《外臺秘要》)

4.治療產后腹痛如錐刺:敗醬草五兩 水四升 煮二升 每服三合 日三服[1].(摘自《衛生易簡方》)  

5. 治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敗醬草、紅藤、蒲公英、金銀花各30g,桃仁9g,赤芍12g,大黃15g。水煎服。方中敗醬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為君藥。(摘自《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6. 治闌尾周圍炎和闌尾膿腫:敗醬草、生苡仁、冬瓜仁各15g,桃仁6g,丹皮9g,銀花15g,連翹9g,秦皮6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6g。水煎每日一劑,分2次服。方中敗醬草,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為君藥。(摘自《中藥臨床應用》腸用房)

繼續閱讀《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

敗醬草的用法用量:

0.5~1兩,鮮全草2~4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敗醬草的炮制:

洗凈,曬干,切碎用。

敗醬草的食用方法

敗醬草的食用方法(藥膳做法):

涼拌敗醬草

材料:敗醬草500克,蒜泥10克。

做法:將敗醬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體透,迅速撈出洗出苦味,擠干水切碎,放人盆中待用;將蒜泥、鹽、味精、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攪勻,澆在敗醬草上拌勻即可。

功效:此菜色澤鮮綠,苦而有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適用于痢疾,黃疽,血淋,痔瘺,療腫等病癥。

敗醬草燒肉片

材料:敗醬草250克,豬肉150克,蔥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將敗醬草去雜洗凈,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去苦味切段;豬肉洗凈切片;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姜同放碗內,攪勻成芡汁;鍋燒熱,下豬肉煸炒,倒人芡汁燒至肉熟人味,再投人敗醬草燒至入味,出鍋即成。

功效:此菜鮮嫩爽口,咸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于陰虛咳嗽,消渴,痢疾,黃疸,痔漏,便秘等病癥。

佛手敗醬草瘦豬肉湯

材料:豬瘦肉50克,佛手10克,敗醬草30克,玫瑰花10克。 

做法:將豬瘦肉洗凈,切片。佛手、敗醬草、玫瑰花洗凈,以干凈紗布包裹入沙煲內水煎,去藥包,再放入豬瘦肉,再煎供食。飲湯吃豬瘦肉,每天1次。 

敗醬草知母魚丸湯

材料:魃魚500g、敗醬草一把、知母5克、料酒一小勺、姜片蔥段適量、胡椒粉、鹽5克、米醋5g、清水3000克 

做法: 

1、魃魚洗凈去骨去皮,加入料酒、鹽和姜片蔥段,攪成魚糜備用; 

2、敗醬草用淡鹽水浸泡半小時備用; 

3、沙鍋加足清水,加入知母高火煮到滾,汆入魚丸; 

4、待魚丸全部浮起后,加入洗好的敗醬草再次煮到滾; 

5、加入鹽、米醋、胡椒粉調味就可以喝了; 

6、喝的時候加鹽、胡椒調味就可以喝了。 

繼續閱讀《敗醬草的食用方法》

敗醬草的副作用:

敗醬草鮮品可作野菜食用,對預防瘡癤和各類皮膚病頗有幫助。因本品性寒,所以脾胃虛寒或者腹疼腹瀉者應該少吃或者不食。

敗醬草的副作用

敗醬草的禁忌:

①脾胃虛弱者慎用。

②孕婦慎服。

《本草匯言》記錄:“久病胃虛脾弱,泄瀉不食之癥,一切虛寒下脫之疾,咸忌之。”

繼續閱讀《敗醬草的副作用》

敗醬草圖片:

敗醬草圖片

敗醬草圖片:

敗醬草圖片

中藥敗醬草圖片:

中藥敗醬草圖片

中草藥敗醬草圖片:

中草藥敗醬草圖片

中藥材敗醬草圖片:

中藥材敗醬草圖片

繼續閱讀《敗醬草圖片》

敗醬草的主要產地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中國各地均有分布。

敗醬草產地

敗醬草的性狀:

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暗棕色至暗紫色,有節,節間長2cm以下,節上有細根。莖圓柱形,具縱棱及節,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有時被有粗毛。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者長為卵形,羽狀深裂或全裂。頂端裂片較大橢圓狀鈹針形,側裂片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上表面黃棕色,下表面灰棕色,兩面疏生白毛;葉柄短或近無柄,基部略抱莖;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裂片窄長。有的枝端有傘房聚傘圓錐花序,花黃色。瘦果長方橢圓形,長0.3~0.4cm,無膜質增大苞片。氣特異,味微苦。

繼續閱讀《敗醬草產地》


回到頂部
亚洲第一精品狼区_绿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_无码专区手机在线观看欣赏网_十九岁日本免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