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的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炒熱溫熨。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小茴香的炮制:
1.1.小茴香《朱氏集驗方》:“去土石。”1.2.《衛生寶鑒》:“搗細用。”1.3.《仁術便覽》:“去枝梗。”1.4.《本草述》:“淘凈。”現行,取原藥材,除去梗及雜質,篩去灰屑。
2.1.炒小茴香《博濟方》:“炒。”2.2.《蘇沈良方》:“微炒。”2.3.《本事方》:“炒令香。”2.4.《醫學啟源》:“炒黃色,搗碎用。”2.5.《本草乘雅半謁》:“隔紙焙燥。”現行,取凈小茴香,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略具焦斑,或炒至深黃色,取出放涼。
3.1.鹽制小茴香《朱氏集驗方》:“鹽炒,去鹽。”3.2.《仁術便覽》:“青鹽水拌炒。”3.3.《良朋匯集》:“加鹽炒黑。”現行,取凈小茴香,用鹽水拌勻,吸盡后,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每小茴香100kg,用食鹽2kg。
4.1.制小茴香《普濟方》:“青鹽酒炒。”4.2.《醫學入門》:“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現行,將大青鹽加入黃酒、醋和童便的混合液中化開,投入凈小茴香,拌勻,稍悶,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每小茴香100kg,用大青鹽1.7kg,黃酒、醋及童便各6.25kg。
小茴香的食用方法(藥膳做法):
小茴香姜糖飲
材料:小茴香60g,干姜15g。
做法:小茴香,干姜煎煮,紅糖為引。每天3回。
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寒,氣虛下陷所導致之白帶。
茴香蛋
材料:茴香15g,食鹽4.5g,兩個雞蛋。
做法:茴香食鹽同炒焦研細,和雞蛋煎餅。用米酒送服,連續服用四天。
功效:用于治療鞘膜積液。
小茴香粥
材料:炒小茴香30g,粳米200g。
做法:把小茴香裝入紗布袋內扎口,入鍋加水先煮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棄藥包,然后加入洗干凈的粳米和適量的水同煮到熟。酌加精鹽,味精調味就可以。早晨和晚上趁熱服。
功效:健脾開胃,行氣止疼。比較適用于慢性胃炎脘腹冷痛,納差等。
茴香餃子餡
材料:冷水面團1份(約2杯面粉量)、茴香1把、豬肉餡375克、酒1大匙、醬油2大匙、雞精、鹽小半茶匙、麻油
做法:
先和面。在面里放個雞蛋和面會讓餃子皮筋道些,而且出鍋的時候不愛粘連在一起。和好面,蓋上蓋兒防止水分蒸發。做肉餡兒:往肉餡里加入料酒、鹽、雞精、五香粉、蠔油、香油,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不停的攪拌,攪拌的同時可以加些水,最后放醬油,攪拌至粘稠就可以了,然后放入蔥姜末。把茴香切碎,放肉拌好的肉餡兒中。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反復點水兩次后,即可撈出食用。
茴香鯽魚
材料:鯽魚2條,小茴香5g,油,鹽少量。
做法:鯽魚去鱗,腸臟,洗干凈;兩面各劃上三刀斜刀,小茴香沖凈,浸泡一會兒,把魚放置在盤子里,灑上茴香,油,鹽。把盤子放進鍋里,隔水用小火蒸熟就可以。
功效:健脾,理氣,止疼。比較適用于男子疝氣。
茴香腰子
材料:小茴香6g,豬腰子一只。
做法:
1、小茴香在熱鍋里略炒片刻,待脆后打成細粉;
2、將豬腰子撕去皮膜洗干凈,尖刀從側面劃一條長約3cm的口子,再向里擴展成三角形,接下來塞人茴香末,并用麻繩將開口處纏緊待用;
3、將鍋置中火上,倒進鹵汁,調好昧,放進豬腰子煮沸后約半小時就可以拿出,解開繩子將豬腰子剖成兩瓣,再除掉腹膜,切成片裝盤即可。佐餐服用。
功效:用于治療腎虛腰疼和寒溫腰疼。
茴香酒
材料:小茴香120g,黃酒500g。
做法:小茴香炒黃,置干凈器,加黃酒煮數沸,候涼,放到瓶中備用。每天三回,每回飯前溫飲一至兩杯。
功效:用于治療寒疝少腹疼,睪丸偏墜牽引腹疼,女性帶下,脘腹疼痛脹悶,不思飲食,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