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的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5-5g;或入丸、散。
吳茱萸的炮制:
炙吳茱萸:取甘草煎湯,去渣取湯,加入凈吳茱萸,浸泡至湯液吸干為度,微火焙干。(每吳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兩)
①《本草求真》記錄:"吳茱萸陳者良,泡去苦烈汁用。止嘔黃連水炒,治疝鹽水炒,治血醋炒。"
②《本草通玄》記錄:"吳茱萸,咸湯浸去烈汁,焙干水。"
吳茱萸的食用方法(藥膳做法):
吳茱萸粥1
組成:吳茱萸15克(水洗去涎,焙干,炒)
用法:上藥為末。以米60克,一同煮粥,空腹食之.
功用:散寒降逆。
主治:心腹冷氣攻沖,脅肋疼痛。
來源:《飲膳正要》卷二。
吳茱萸粥2
材料:吳茱萸15克(湯浸7遍,焙干,微炒,搗末),粳米50g,蔥白,豆豉。
做法:粳米加水以蔥豉煮粥。粥熟,下吳茱萸粉6g,攪均勻?斩亲邮秤。
功效:溫中散寒止疼。比較適用于心腹冷痛,痛和脅肋。
山藥四神糊
材料:山藥200g,肉豆蔻20g,吳茱萸10g,補骨脂30g,五味子20g,白糖200g。
做法:把以上各藥烘干研為粉末,加入白糖和勻盛于容器中蓋緊,每回取50g,先使用溫熱水調成漿,再入熱水中煮到不厚不薄的糊食用。
功效:溫腎健脾止瀉。比較適用于腎虛腹瀉,癥見每天早上腹瀉,伴有腰酸腿軟,畏冷,四肢冰冷者。
羊肉蔥姜湯
材料:羊肉150g,蔥白,生姜各15g,橘皮6g,吳茱萸5g,白胡椒粉適量的。
做法:把材料同放到砂鍋里,加(3碗)水將肉煮熟。喝湯吃肉,每天一劑。
功效:溫中助陽,解表散寒。對脾陽虛又外感風寒的老年人最為適宜。
吳茱萸酒
材料:吳茱萸50g,甘草15g,白酒250ml。
做法:把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沸,拿出待冷,浸泡1夜,去渣即可?诜。每回服30ml,每天服3回。
功效:溫中解毒。比較適用于中惡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