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易

青黛的藥用價值

青黛的藥用價值:

㈠名稱:青黛

㈡拼音:Qīnɡ Dài

㈢英文名:Natural Indigo

㈣別名:靛、靛花、靛沫、藍靛、青蛤粉、青缸花、藍露、淀花、靛沫花

㈤藥材類別:其他

㈥入藥部分:為爵應酬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豆科植物木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團塊。

㈦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團塊。

㈧性味:味咸;性寒。 

①《醫林纂要》記錄:辛咸。

②《開寶本草》記錄:味咸,寒,無毒。 

③《藥性論》記錄:味甘,平。  

④《本草再新》記錄:味苦,性寒,無毒。

㈨歸經:入肝、肺、胃經。 

①《本草便讀》記錄:入肝,又能入肺、胃。

②《本草求真》記錄:專入肝。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記錄:入肝、脾二經。

㈩各家論述:

①《本草求真》論述:"青黛,大瀉肝經實火及散肝經火郁。故凡小兒風熱驚癇,疳毒,丹熱癰瘡,蛇犬等毒,金瘡血出,噎膈蠱食,并天行頭痛,瘟疫熱毒,發斑、吐血、咯血、痢血等癥,或應作丸為衣;蛴脼槟└蓳,或用水調敷,或入湯同服,或作餅子投治,皆取苦寒之性,以散風郁燥結之義。"

②《本經逢原》論述:"青黛,瀉肝膽,散郁火,治溫毒發斑及產后熱痢下重,《千金》藍青丸用之,天行寒熱頭痛,水研服之。與藍同類,而止血拔毒殺蟲之功,似勝于藍。又治噎膈之疾,取其化蟲之力也。和溺白垽、冰片,吹口疳最效。"

③《本草經疏》論述:"青黛,解毒除熱,固其所長,古方多有用之于諸血證者,使非血分實熱,而病生于陰虛內熱,陽無所附,火氣因虛上炎,發為吐衄咯唾等證,用之非宜。血得寒則凝,凝則寒熱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矣。"

④《本草衍義》論述:青黛,乃藍為之。有一婦人患臍下腹上,下連二陰,遍滿生濕瘡,狀如馬瓜瘡,他處并無,熱癢而痛,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微腫,醫作惡瘡治,用鰻魚、松脂、黃丹之類。藥涂上,瘡愈熱,痛愈甚。治不對,故如此。問之,此人嗜酒,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尋以馬齒莧四兩,爛研細;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涂瘡上,即時熱減,痛癢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熱,每涂藥,得一時久,藥已干燥,又再涂新濕藥。凡如此二日,減三分之一,五日減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問曰:此瘡何緣至此?曰:中、下焦蓄風熱,毒氣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常須禁酒及發風物。然不能禁酒,后果然患內痔。

⑤《開寶本草》論述:青黛,從波斯國來,及太原并廬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熱惡腫、蛇虺螫毒。染甕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青黛的藥用價值

青黛的營養價值:

化學成份:從馬藍制得的青黛中分得:靛玉紅(isdirubin),靛藍(indigo),異靛藍(isoindigo)。

從蓼藍制得的青黛中分得靛玉紅,靛藍,N-苯基-2-荼胺(N-phenyl-2-naphthylam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蟲漆蠟醇(lac-cerol),靛甙(indican),松藍甙(isatan)B,色氨酮(tryptan-thren),青黛酮(qigdainone)。

從木藍制得的青黛中分昨:靛玉紅。

從菘藍制得的青黛中分得:靛玉紅,靛藍,色氨酮,青黛酮,靛紅(isatin),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


上一篇:板藍根的藥用價值

下一篇:川貝母的藥用價值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青黛內容 »
回到頂部
亚洲第一精品狼区_绿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_无码专区手机在线观看欣赏网_十九岁日本免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