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易

竹茹的藥用價值

竹茹的藥用價值:

㈠名稱:竹茹

㈡拼音:Zhú Rú

㈢英文名:Bamboo Shavings

㈣別名: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皮、淡竹皮茹、竹二青、竹子青

㈤藥材類別:藤木類

㈥入藥部分: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頭典竹等的莖稈去外皮刮出的中間層。

㈦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青稈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頭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 的莖稈的干燥中間層。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陰干。前者稱“散竹茹”,后者稱“齊竹茹”。

㈧性味:性微寒,味甘。 

①《綱目》記錄:甘,微寒,無毒。 

②《藥性論》記錄:甘。 

③《別錄》記錄:微寒。 

④《本草再新》記錄:味甘辛,性微寒,無毒。 

⑤《藥品化義》記錄:味苦,性涼。

㈨歸經:入胃、膽經。 

①《本草經解》記錄:入膀胱、脾經。 

②《藥品化義》記錄:入膽、胃二經。 

③《本草經疏》記錄:入足陽明胃經。 

④《本草再新》記錄:入心、肺二經。

⑤《本草求真》記錄:入肺、胃。 

㈩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論述:主噎膈,鼻衄。

2.《藥性論》論述: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別錄》論述:主嘔啘,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

4.《本草蒙筌》論述:主胃熱呃逆,療噎膈嘔噦。

5.《本草述》論述:除胃煩不眠,療妊娠煩躁。

6.《本草正》論述:治肺痿唾痰,尿血,婦人血熱崩淋,胎動,及小兒風熱癲癎,痰氣喘咳,小水熱澀。

7.《綱目》論述:治傷寒勞復,小兒熱癎,婦人胎動。

8.《本草再新》論述:瀉火除煩,潤肺開郁,化痰涼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癰痿腫毒。

9.《本經逢原》論述:竹茹專清胃府之熱,為虛煩煩渴、胃虛嘔逆之要藥;咳逆唾血,產后虛煩,無不宜之!督饏T》治產后虛煩嘔逆,有竹皮大丸!肚Ы稹分萎a后內虛,煩熱短氣,有甘竹茹湯;產后虛煩頭痛,短氣,悶亂不解,有淡竹茹湯。內虛用甘以安中,悶亂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雖寒而滑能利竅,可無郁遏客邪之慮。

10.《藥品化義》論述:竹茹,輕可去實,涼能去熱,苦能降下,專清熱痰,為寧神開郁佳品。主治胃熱噎膈,胃虛干嘔,熱呃咳逆,痰熱惡心,酒傷嘔吐,痰涎酸水,驚悸怔忡,心煩躁亂,睡臥不寧,此皆膽胃熱痰之癥,悉能奏效。

11.《本草經疏》論述:《經》曰,諸嘔吐酸水,皆屬于熱。陽明有熱,則為嘔啘;溫氣寒熱,亦邪客陽明所致。竹茹,甘寒解陽明之熱,則邪氣退而嘔啘止矣。甘寒又能涼血清熱,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勞復也。

竹茹的藥用價值

竹茹的營養價值:

化學成份:含木質素、纖維素。淡竹的竹茹含有對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的成分:2,5-二甲氧基-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ylaldehyde)。另含對苯二甲酸2'-羥乙基甲基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2'-hydroxyethylmethyl ester)。


上一篇:紫菀的藥用價值

下一篇:石菖蒲的藥用價值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竹茹內容 »
回到頂部
亚洲第一精品狼区_绿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_无码专区手机在线观看欣赏网_十九岁日本免费完整版